專案企劃

【Curry進攻教室】快速上膛,成為場上的關鍵先生

Farsight
發表於 2016/01/25 07:00
33,416次點閱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圖/路透


0.4秒,是Stephen Curry完成出手動作所需的時間,只要給他一絲的空檔,他就有辦法讓球應聲破網。上季的他更是一舉拿下了NBA總冠軍以及年度MVP,不僅讓他那出手極快的三分球成為各大球評、專家的研究對象,更是球迷們爭相模仿的招牌動作。


想要加快出手速度,不外乎就是減少投籃過程的多餘動作,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出手動作。隨著比賽強度的提升,所承受的防守壓力也將遞增,因此在不犧牲命中率的前提下加快出手速度,絕對是射手們在場上克敵制勝的關鍵。



要球位置明確

若是隊上有很會傳球的隊友,那絕對是最該留住的小幸運!精準的傳球能夠大幅縮減由接球姿勢調整至出手姿勢的時間,相對的,為了讓隊友能傳在更好、更正確的位置,接球前應擺出明確的要球姿勢,告訴你的隊友該傳到哪個地方。


如果是在定點出現空檔,保持雙膝微蹲、雙腳面向籃框,雙手放置於胸前,也就是投籃的預備位置。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仍是以雙手接球,盡量以慣用手做為主要接球的緩衝(如:右手投籃者以右手做為接球的緩衝),避免非慣用手承受不住傳球的力道,反而錯失空檔甚至造成失誤。


若是在跑位中朝向主要出力手的方向跑(如:右手投籃者的右側),擺出來的目標位置請正好擺在你能隨時出手投籃的位置;但若跑的方向是投籃時輔助手的方向(如:以右手投籃者的左側),目標位置則盡可能設定得一致,然後以輔助手儘快把球抓回來並調整到好的出手準備位置。


這樣的解釋聽起來有些抽象,但其概念是與其以出力手接超過目標位置的球,寧可「使用輔助手接球,並將球調整回好的出手準備位置。」畢竟就算使用雙手接球,依然需要花些時間將球調整到以主要出力手最舒適的位置投籃。



隨時預備

雙膝微蹲、起跳、出手,是投籃的三個步驟。然而,若是接到球以後,再將膝蓋微彎蹲下,不僅將延長自身的出手時間,也讓對方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防守。因此在跑動空手切時,保持雙膝微彎的狀態,隨時準備好雙腳朝向籃框的姿勢,只要一接到球,即可進入起跳的階段,大幅縮短準備動作的時間。


除了Curry外,亦有不少知名射手如Reggie Miller和Richard Hamilton,他們在空手走位時也會出現類似的動作,仔細觀察他們在他們跑過隊友的掩護時,膝蓋都是彎曲的,因此一旦接到球便能立即出手。


快速上膛

越快將球擺至出手準備位置,出手的速度就能越快。然而,想要迅速地將球擺至正確的位置別無他法,唯有不斷的練習;但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多揣摩不同的狀況,如:模擬接獲隊友傳球或是切入收球後,將球拿至出手準備位置。


重點是要能在接球後迅速、直接、流暢地將球移動至胸前的準備位置,若是有任何遲疑或是停頓,防守方就有時間可以上前干擾,進而影響你的投籃命中率。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看似簡單的小小動作,也將成為左右你勝負的因素。



在最高點前將球投出

對於防守方來說,想要封阻投籃的其中一個方式便是預測進攻者將球拿至最高點的時間點。進攻方只要在抵達最高點的前一個瞬間出手,便能避開防守方的攔阻,若是等到最高點才出手,可能就會成為防守方Highlights的背景。


反覆練習!

流暢的動作才是兼顧命中率以及出手速度的王道。上述幾點僅僅只是提升出手速度的技巧,想要將這些技巧化為己用,除了必須在每次的練習或是比賽中,嚴格要求自己從準備動作到出手完成的每個細節外,更需要反覆地大量練習,才能在場上槍槍致命。



但重點並非在每次拿到球都要出手,而是在於每次拿到球都要是隨時可以出手的狀態。讓你即便是未持球的狀態,也能成為防守者不可鬆懈的對象,間接地為隊友、為球隊創造更多優質的進攻機會。


圖片來源:Under Armour Instagram

影片來源:Youtube




以上內容由Under Armour贊助刊出,更多內容請至「點燃戰火 STEPHEN CURRY 教你成為 ALL STAR」專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關於作者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