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度分析】16歲之狼,中華男籃歸化球員最佳戰略

裘爺-李亦伸
發表於 2021/01/28 13:00
23,298次點閱
1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世新第3位外援伊波卡首度出賽。圖/大專體總提供

世新第3位外援伊波卡首度出賽。圖/大專體總提供


文/李亦伸


UBA大專籃球這些年黑人球員、外籍球員多到幾乎泛濫,爭冠級別球隊健行科大、政治大學都有黑人球員,上季UBA四強中州科大除了黑人球員還有三個蒙古球員,世新大學今年男籃、女籃黑人球員超過五個。


引進外籍學生風氣未來也會逐漸進入HBL高中籃球,高中球隊想要提升競爭力和名次,創造關注力和有助於招生,引進身高、天賦更好外籍生是最快捷徑。


從競爭、學生運動、教育、推廣來看,引進如此大量外籍生參加高中、大專籃賽並無不妥,但如果從學校實力、名次去看,那些沒有資源或堅持不引進外籍生學校恐怕就會吃很多虧。


即使是學生運動和教育,名次還是非常重要,沒有成績就沒有高曝光和知名度,學校和贊助商也會減少投入,非常現實。


這麼多外籍學生和黑人球員,每個人都會好奇,這些球員未來大學畢業能成為職籃球員,甚至成為頂尖歸化球員?


以目前進入P.League+職籃石博恩(富邦勇士)和SBL超籃班霸(裕隆)為例,198公分前鋒石博恩打內線,第一個賽季依舊很難在富邦爭取到穩定上場空間和輪換。203公分班霸在只有單洋將SBL,還能得到不錯上場空間,他也有能力打出得分、籃板「雙10」成績。


但石博恩、班霸距離成為中華男籃歸化球員實力還有不小差距,甚至可以說「不可能」。他們的球技和能力,現在和未來都很難成為中華男籃歸化球員選項。


中華男籃過去兩年一直找不到合適、理想歸化球員,除了人選難覓,更重要的是檯面上看得見、被注意到歸化球員選項都太「平凡」,中華男籃加上這種等級歸化球員,整體戰力和競爭力距離亞籃一線球隊還是有些差距。


從歸化球員角度和選材角度、未來性看,我更贊成高中球隊去找未滿16歲非洲球員或東歐球員,不要去挑那些年滿16歲,球技都不成熟,未來也很難成為歸化球員選項的外籍生。


國際籃球過去10年趨勢是:非洲一線、有天賦,16歲以下球員大都早早歸化歐洲,像NBA洛杉磯快艇中前鋒Serge Ibaka就是持西班牙護照,打西班牙國家隊,日本籃壇也是著重在歸化16歲以前非洲球員或外籍學生。


過去幾年日本國中、高中籃球外籍生愈來愈多,普遍都是走16歲以下戰略。


國際籃總規定,16歲以前取得該國護照視為本土球員,不屬歸化球員,歐洲、日本、美國都是走這條路線,儘管他們現實面未必需要。


台灣高中、大專現在走的都是「短期效益」,高中三年或大學四年,以提升學校競爭力和成績、名次為重,至於未來能不能成為更出色洋將或歸化球員,足以在中華男籃扛下重任,代表中華隊出征國際賽,爭取最好成績,誰在乎!


中華男籃第一個歸化球員Q戴維斯今年38歲,兩年前從中華隊除役,目前以本土球員身分在P.League+聯盟代表桃園領航猿出賽,Q的表現不差,場均13.4分、11.5籃板,表現夠水準,被視為領航猿「第四節最大優勢」( P+聯盟每隊雙洋將,可以同時上場,但第四節只准單洋將出賽,因此只有領航猿在第四節可以用單洋將搭Q出賽)。


體育署和中華籃協不管是政策面和現實面,當然不可能從16歲以前就開始供養國中、高中外籍學生球員念書、生活、打球,一路培養成長,再從中篩選最出色球員為中華隊效力,畢竟效率和投報率不會太好。但這項工作如果向下紮根,讓國中、高中去做,深入挖掘16歲以下外籍球員,非洲、東歐甚至俄羅斯都是人才庫,未來有機會幫助台灣籃球,如果幸運有機會挖到寶。


目前非洲最好籃球人才和16歲以下天賦驚人年輕球員,不是往歐洲就往美國跑,其次日本,台灣能撿的都很有限,不是球技不好粗糙,就是根本沒有籃球底子的長人,一切都要重頭練起。


挑選16歲以前年輕、外籍學生球員,學生籃球運動需要這樣的文化和視野,這才是台灣籃球未來戰略和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