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度分析】前體育署長林德福,「籌建職籃」兩面之緣

裘爺-李亦伸
發表於 2020/05/04 13:00
3,569次點閱
0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圖/中華籃協


文/李亦伸


已經退休前體委會主委、體育署長林德福,我們有兩面之緣,他的決心、魄力和行事風格,判讀情勢能力,比籃球、運動專業人士更精準更高效。


專訪過林德福三次,兩次是他體委會主委任內,一次是2018年10月體育署長任內。這三次專訪有兩次是主委約訪,找我聊籃球、談體育事。


SBL超籃是在2003年成立,整個籌備和動員從2002年開始。SBL前六季非常風光火爆,總冠軍賽一票難求,SBL每季票房最高營收達2800萬,渾然天成,不需要砸錢行銷,球迷自己會靠過來。總冠軍賽電視收視率曾經破1,例行賽熱門場次組合都有0.4-0.6收視,那是SBL歷史高峰。


率領台啤在SBL第三季翻身打進總冠軍賽,第四、五季完成連霸台啤前總教練閻家驊說,「SBL第三到第六季那幾年我在季後賽、總冠軍賽都得躲起來,熱門對戰組合也是,因為一堆朋友找我索票,用盡各種方式,這10年來就不用費事,你還找不到人送票…」。


這一切都是「天上掉下來禮物」,並不是SBL前幾年行銷市場做得多成功,一如1994-1999年中華職籃CBA,CBA前四季也是「天下掉下來禮物」,不需要服務和做行銷、加碼投資、組織動員,CBA那四年總冠軍賽同樣一票難求,3000人球場往往塞進4-5000人。


台灣籃球長期「靠天吃飯」,不投資、不砸錢、沒有市場策略和組織動員去做行銷,服務球迷和市場,最終就只能落到現在SBL這幾年這樣「窘況」。


NBA超人氣市場+球迷文化,日本職籃細膩服務+行銷配套+市場戰略,ABL東南亞職籃夢想家和富邦主場熱鬧聲勢和人氣,SBL靠天吃飯那一套行銷經營模式,早就不符時宜和現代運動文化。


當年SBL就是體委會主委林德福排除萬難,結合ESPN和NIKE兩個主要合作夥伴共同組織起來。當年林德福推動SBL新聯盟登場還遭到萬般阻撓甚至羞辱,但林德福還是堅定決心,砸千萬修繕主場館白館(2008年已經拆除的台北體院體育館),再補助各種行銷配套和球隊需求,把SBL推上火線,成功凝聚籃球熱力,創造火熱市場。


沒有林德福的信念和堅決、努力,不屈不撓,眼光精準,2003年台灣籃球就不會有SBL新聯盟誕生,更不會有SBL第三到第六季顛峰。


2003年CBA中華職籃垮了三年多,但台灣籃球人才輩出,陳信安、田壘、曾文鼎、何守正、吳岱豪、林志傑「黃金世代」冒出頭,2000年到2002年總統杯籃賽球迷擠爆紅館(台北體育館),走道上連站都沒有位置,社甲聯賽連續兩年同樣火爆,球迷擠爆球館。


林德福看準情勢,順勢而為,創造台灣籃球最高峰。看懂市場,看懂籃球,閱讀情勢,做出精準判讀和決策,並不需要體育或籃球專業,林德福的作為和堅決展現十足能力。


我印象最深是2018年10月第三次專訪時任體育署長林德福,那一年夏天受邀加入參與前立委高志鵩推動的職籃籌備會,提供建言和經驗,我的主要任務是「講真話,找出真相」。但真的沒有幾個人想聽真話。


當時林德福看著SBL市場連續多年衰退,品牌形象跌到谷底,聯盟生不如死,球迷幾乎沒有共鳴,加上ABL東南亞職籃成為火熱話題,日本職籃重整成功形象一直被拿出來比較,林德福意識到政府應該要扮推手,為低迷近死的台灣籃球創造職籃新地標。


當天除了我,還有五個體育署幕僚在一旁見證。林德福也很清楚SBL各支球團已經沒有能力和餘裕投資更多金錢去玩職籃,一半球隊是對市場沒有信心害怕更多投資,一半球隊是沒有能力擴充和人才部署。除了富邦充滿熱情野心,擁有十足財力。


林德福計畫和執行方針是:職業化每隊每年補助上限4000萬,採相對補助,球團一年砸3000萬,政策就補助3000萬,最高上限4000萬,三年為期,幫助穩定職籃市場,拉回球迷建立形象,球團營運能力上軌道,政府輔導再逐年退場。


林德福的概念和數據推算精準,當時SBL每隊一年預算大約在3000-5000萬之間,職業化+主客場+行銷服務每隊至少需要砸6000萬以上,高規格球隊甚至要砸近億,但政府最多一支球隊就是相對補助4000萬上限。林德福轉身問隨行幕僚,經費、計畫、投入是否都沒有問題,他的幕僚做過功課,回答「OK」。


林德福很清楚投資職籃,創造新產業和市場,職籃是有電視收視、票房、廣告、產銷魅力、人氣和市場深度。這跟長期投資女籃、女壘、女足、射箭運動全然不同。


誰都沒想到最終「政治改變台灣籃球和職籃推動」,2018年11月民進黨內閣改組,林德福計畫了幾個月正準備著手施行,推動職籃上場,他就被拔掉了。


那個計畫和部署就躺在體育署,一直到現在。


從籃球、職籃、運動視野去看,林德福是個偉大開創者,眼光精準,能力出眾,市場嗅覺和做事決心超越一切。2003年成功創造SBL重生,2018年計畫推動職籃登場,改變籃球產業體質,扭轉市場機制,林德福在體育生涯的表現和銳利眼界不同凡響。


一個偉大出色官員,可以有無限可能與創造力,台灣政治可悲,台灣籃球更可憐。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