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高中的憂慮:“打一年就走”規定的廢除對於NBA意味著什麼?

虎撲體育
發表於 2019/03/10 20:00
4,937次點閱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圖/路透


關於球員必須年滿19歲才能參加NBA選秀的爭論由於Zion Williamson踩穿球鞋事件重新被點燃。萬一Zion還沒有做好進聯盟的準備怎麼辦?如果一次嚴重的傷病毀掉他的職業生涯怎麼辦?為什麼球員們要被迫去大學打上一個賽季?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將在下文中馬上得到答案。


在周四的早晨Zion在杜克大學對陣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比賽初始右膝扭傷後,USA Today的Jeff Ziligitt報導說NBA已經向球員工會正式提交了一份提議將參加選秀的最低年齡從19歲降低為18歲。現在雙方將進行協商,並著眼於將2022年的選秀定為再次允許高中球員參選的首屆選秀大會。


前任NBA總裁大衛 史騰 曾將調整選秀最低年齡至19歲稱為一次“商業決定”,並指出對於加入國會也有一個最低年齡的要求。“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建立者們認為25歲的年紀對於加入國會是合適的,但我認為他們是考慮到成熟性,”史騰說。“對於我們而言,這就是一種籃球的成熟。”亞當 席佛,史騰的繼任者,也曾經支持過這項規定:在2014年,席佛告訴GQ將選秀最低年齡調整到20歲曾在2011年的勞資談判中被提上桌面。“更成熟”的球員對於聯盟更好,席佛當時說。


但如今聯盟正開始走上它的對立面。在正式廢除大學球員須在NCAA打一年才能參加NBA選秀這項規定的道路上,我與聯盟中的多位總經理曾有過交流,並發現對於這項規定是否能對商業化起到作用存在很大的懷疑。


“什麼時候我們能直截了當地說所有人在乎的都是錢?”Charles Barkley在上週Inside the NBA討論Williamson結束賽季為選秀做準備的可能性時說到。“當人們表現得好像錢是世界上唯一重要的東西時我太生氣了。”


然而並非他說的那樣,因為只有很少的球員(例如Jennings和Mudiay)在參加選秀前為豐厚的報酬選擇去國外打球,目前為止也沒有球員選擇拿發展聯盟給十八歲及以上“希望精英”的125,000美元。一些大學球隊同樣非法僱傭球員,但即使是為獎學金加入一支有前沿設施,私人飛機及狂熱球迷基礎的大學球隊打球也比坐公交穿過中西部被雪覆蓋的小路去空空蕩蕩的發展聯盟球館打球或獨自生活在一個周圍幾乎沒人說你的語言的國家要好得多。Barkley是對的,這不完全是錢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NBA和NCAA應該制定一項能讓球員重回大學的計劃,如果他們這樣選擇的話。


在現有的規定下,如果一位球員與經紀人簽約那麼他將失去參加大學比賽的資格。但如果這些改革能讓球員們從心底里產生興趣,那麼NBA和NCAA應該拿出一個能讓他們重回校園的體系。類似的舉措已經在其他體育運動上取得了成效。自2004年開始,NHL和NCAA同意球員被選中後仍保有參加大學比賽的資格。去年,球員們甚至能在簽下經紀人後重回學校,球隊有權擁有他們四年。有資格參選的未與經紀人簽約的年輕球員能在兩年後再次參加選秀——自從這項規定頒布後已有40位球員這樣做了。自從2016年MLB與NCAA也有一項類似的協議。無論是大學橄欖球抑或大學棒球都未阻止選秀球員重回學校。大學籃球也許也不該這樣。


一個讓NBA在2006年採納在大學打一年才能離開的建議的原因是讓球隊有多一年的時間搜索未來之星。球員越年輕,他就越難評估。這就是為什麼曾經在八年級年僅十四歲時被譽為“下一個LeBron”的Demetrius Walker在大學淪為角色球員,為什麼時年18歲的Cliff Alexander在為堪薩斯大學打了一個賽季後從最初預估的第四順位變成了落選的自由球員。在發展聯盟苦苦掙扎後,Alexander現在在德國打球。更糟糕的是,可能會再次出現像Korleone Young一樣高中加入NBA的受害者,他參加了1998年的選秀並被大肆宣揚,但僅在第四十順位被選中,在NBA只打了十五分鐘便像火焰一樣熄滅了。有前往大學的選擇可能不會挽救Young的籃球生涯,但可以讓他的生活走向更好的道路。一項規定的改變可像一張安全網保護著球員,就像NHL和MLB已經做的那樣。也許球隊對於是否在首輪選中一位有潛在可能重回大學的球員搖擺不定,又或許他會落選。不管怎麼說,他有了選擇的空間。


球隊也會從這項規定中受益。管理部門積極尋找國外球星是普遍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為交易到巨星失去的選秀權及可能存在的巨大花銷。這次改變也有類似的影響,除了去西班牙或印第安納韋恩堡(有發展聯盟球隊印第安納韋恩堡狂蟻隊)打球,他還有重回大學的選擇。


儘管大學籃球並不完美,但相比其他方法經理們仍傾向用它鍛煉球員;設施幾乎是頂尖的,頂尖大學間的比賽是高水平的。即使席佛在2017年說“參加這些大學籃球比賽是通向NBA的絕佳道路。”球隊和老闆們自然而然希望儘早得到希望之星,但某些情況下,如果把球員保護起來對於球隊更加有益。


球員們的發展是我與總經理們討論的主要話題,各個總經理都想知道NBA將怎樣提前插手幫助年輕球員養成良好的習慣。北美大學聯盟在本世紀已有了巨大的提升。由於利潤上升,更多的資金可以更好地推動他的發展。美國籃球正讓球員們越來越早地系統化,球鞋營銷也逐漸從高中生開始,這些都能幫助球員在球場上更早的成熟起來。對於NBA未來的計劃,ESPN的Brian Windhorst在去年曾有過報導:聯盟在探索一系列教授年輕球員的訓練方法,營養學知識,訓練營和錦標賽的相關技能。聯盟也在探索像國外一樣設立專科學院的可能性,但並沒有人推動它的進行。體育公司其實也可以這樣做。與我交流過的許多總經理都說他們對於體育公司為年輕球員設立專科學院並提供專業指導並不驚訝。Klutch體育已經開始挑戰現行的體系。在十月,Klutch簽下了原先承諾加入雪城大學卻最終為了與New Balance簽下至少一百萬,最多一千四百萬的代言合同而加入發展聯盟的Darius Bazley。Bazley現在被預測將在2019年選秀首輪末位被選中。


然而選秀已經在逐漸年輕化。首輪被選中的球員平均年齡在1995年是21.7歲,在2005年是20.8歲,在2015年是20.1歲,在2018年是19.9歲。既然在18歲時就有機會因打球獲取豐厚的報酬,那麼高中生們是否會如潮水般湧向NBA的選秀之路?在2006年在大學打一年才能走的規則設立前,最後一位在首輪被選中的高中生是Gerald Green。他在2005年第十八順位被選中。Gerald Green在職業生涯前三年共賺了400萬美金,在2022-23賽季,第十八順位的球員會在生涯前三個賽季掙得1060萬,第三十順位可獲得730萬。二輪秀的工資也會相應提高。在2018年,Chimezie Metu,第四十九順位的新秀,簽下了三年390萬的合約。Green得到了他的錢,但過去的新秀獲得的錢相比現在的新秀顯得微不足道。即使不是樂透秀,能掙到的大錢也能吸引到更多像Green一樣未準備好加入NBA的球員直接進入聯盟。


金錢對於球隊也很重要。總經理們已經在擔心尋找高中新星需要支出額外的時間、金錢,並且難度會更大。想想John Riek的故事吧,這位時年19歲的蘇丹中鋒作為高中畢業生有資格直接跳過大學參加2008年的選秀(他的情況與Thon Maker,Anfernee Simons類似,兩人都在近幾年首輪被選中)。Riek在網上作為前十順位的熱門被大肆宣傳,球探們都湧向馬薩諸塞的溫徹頓中學(該學校離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一位曾前往觀看Riek訓練的球隊主管告訴我體育館中的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被騙了。Riek是一個籃球騙子。


Riek的故事是極端的。但這樣的事件在球隊尋找潛力新星的過程中也不免會發生。現在與過去的區別在於科學技術——我們有錄像了,並且幾乎囊括了任何球員。儘管考察一個球員需要更多細節進行考量,錄像至少可以讓球隊知道穿過整個國家考察像Riek一樣不知名的球員是否值得。Youtube上如Ballislife,Overtime,CityLeague等流行的知名高中籃球頻道是否可添加一欄有關優秀年輕球員錄像的服務到他們的產業中?如果高中生可以直接進入NBA,那麼將有新的市場被開拓。


一些總經理其實表達了對於球隊如何與高中生融合的擔心。球隊會向參選球員作出承諾——就像公牛隊在去年與Chandler Hutchison做的一樣,他隨後立刻停止了訓練。在高中球員們會如何反應呢?一位高中生會因為球隊承諾選中他而停止打比賽嗎?NBA如何監督成百上千支球隊,高中,球員顧問的關係?就目前而言,球隊一般與同一大學每年在NCAA挑選觀察年輕球員。全國高中球員的加入帶來了一系列未知。一些NBA經理更傾向於球員們先在大學待上三年,就像NFL做的那樣一樣,這樣球員在加入聯盟時會更加成熟,儘管這不會發生。


無論搜索過程如何改變,它勢必會更昂貴。拓荒者與金塊沒有直屬發展聯盟球隊(鵜鶘還未取得伊利海鷹隊的實際控制權),現在他們還要為更多的球探付錢?盈利的球隊或有大市場的球隊有足夠的資源應付各種高中,這讓他們佔有優勢——像馬刺隊歷史上曾有許多國際球員。小市場球隊,像鵜鶘,則處於劣勢。即使他們選中了一位明星球員,他們也要為多支付一年的培訓費而苦惱。考慮到Anthony Davis的交易請求引發的一系列明星轉會引起的聯盟恐慌,將選秀年齡限制改為18歲會不可避免地增加選中有頂級天賦球員的球隊的壓力。


在修改選秀年齡限制時有關球隊擺爛的話題也被擺到桌上。大部分總經理會嘲笑現在半施壓舉措:樂透區排名前三的球隊抽中狀元的概率均是14%。但這什麼也沒有改變,仍有球隊在擺爛。可是聯盟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但允許高中生參加選秀對於球隊在首位選中真正有能力的球員增加了難度,有更多高中生參加的選秀意味著有更多撿漏和選到水貨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Kobe滑落到第十三順位才被選中。相對地,Kwame Brown在首位被選中。一個存在更多不確定性的選秀大會可能會使底層球隊更難翻身,暫緩擺爛的計劃。



自從席佛在2017年改變對於修改選秀年齡限制的說法後改革似乎難以避免,但改革仍有一大阻礙:NBA總經理們的首要擔心是過多的球員傷病信息。ESPN的Adrian Wojnarowski在十月曾報導除了降低參選年齡外,聯盟希望要求所有參選球員向所有30支球隊遞交傷病信息。NBA並不打算強制要求每支球隊都要掌握球員信息,而是在尋求一種共有信息的機制,就像NFL,NHL做的那樣。這就要求即將參選的球員參加由一隊獨立醫生管理的體檢。球隊們已掌握了大部分參選者的傷病信息,但參加2018年選秀的69位球員中的11位拒絕將傷病情況分享給所有球隊的體檢。


球員工會已經抵制這個改變很久了。因為得知傷病情況是經紀人引導球員與心儀球隊談判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2015年,經紀人Andy Miller沒有告知費城76人關於Kristaps Porziņģis的傷病與訓練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把他帶到紐約,並且這成功了:76人在第三順位選中了Jahlil Okafor,Porziņģis在第四順位被尼克選中。儘管在紐約的日子並不像Porziņģis此前計劃的那樣,但選秀日的策略成功了。76人確實可以選中他,但只有極少的球隊在不知道球員全部健康狀況的情況下願意投入數百萬。


一些總經理會問為什麼將進聯盟的高中生與現役NBA球員的傷病信息通知有不同的標準。當一位自由球員簽約前,他必須通過體檢。當一筆交易達成時,球隊被要求交換有關球員會影響打球能力的傷病情況。參選球員嚴格來說不屬於球員工會的一部分,但這項流程在其他專業體育聯盟都有硬性規定。選秀並不需要科學,高中生也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關於他們準確的信息很少——無論是數據或是教練的評價。


一些經紀人承認聯盟並沒有要求很多;球隊已經獲得了大部分球員的傷病信息,所以最大的獲益者是經紀人因此保有談判籌碼的能力。畢竟最後,球員工會是為球員,而非經紀人服務的。


並不是所有球員因為能有更多年輕人轉入職業聯賽而開心。30支球隊僅僅有450各常規球員名額以及60各雙向合同名額。還未發展成熟的高中生的大量湧入可使有經驗有能力的老球員被裁進入自由市場,如果球隊將球員名額提供給新面孔的話。NBA可以通過把發展聯盟變為一個更合適更小的系統化的聯盟來降低這些影響。這個賽季,一位雙向合同球員可在發展聯盟最多賺77,250美金——如果他被招入球隊待滿45天,那麼他最多可以拿到385,000美金。其他發展聯盟球員可以獲得35,000美金,除非他們簽下過十天短約。提高發展聯盟球員工資可讓球隊在不佔用15人大名單的情況下簽下更多年輕球員。這可能僅僅是一個白日夢,但它應該成為聯盟的目標。


聯盟作出的每個決定都應關於比賽的發展與完善。也許聯盟中的天賦不會降低,這是先前一些經理人所擔心的。提升發展基礎設施會吸引更多有天賦的年輕人加入聯盟。這也同時可以讓聯盟有更多高水平球員的加入,並且有機會將NBA擴充至32支球隊。聯盟已經在墨西哥城(墨西哥首都)打下了基礎。他們計劃在下一賽季在那里新增一支發展聯盟球隊。也許聯盟在未來的某天會同意在那裡增加第三十一支球隊,第三十二支球隊也許會在像西雅圖那樣極度渴求籃球的美國城市。


在一次改變前仍有更多障礙需要逾越,但聯盟及球員工會正在努力達成協議。儘管這項運動正在逐步全球化,特許經營權的估價正逐年上升,近期電視收視率的下降仍在提醒我們NBA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將選秀年齡限制從19歲降至18歲似乎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比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關於作者
https://nba.hupu.com/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