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神奇老爸羅興樑 從輪籃繼續綻放光與熱

張綺容
發表於 2017/01/16 13:00
19,001次點閱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神奇小子-羅興樑,以苦練和態度造就亞洲神射手。多次代表中華隊出戰,從中華職業籃球聯盟(CBA)打到SBL男子超級籃球聯賽,2008年與周俊三一起高掛球鞋。SBL總計六年生涯,留下49%兩分命中率、37%的三分命中率,單季最高甚至有44%的三分命中率。羅興樑也曾任SBL台灣大雲豹籃球隊的訓練員、中國文化大學籃球隊教練、中華民國殘障輪椅籃球隊教練,場上場下都對臺灣籃球貢獻良多。


羅興樑退休後多方向的推廣籃球,為這項運動貢獻良多。


帶兵帶心的「神奇教練」

除了本身是國手外,羅興樑也帶了十幾年的「輪椅籃球」。雖然同樣是籃球,但「輪籃」和我們一般認知的籃球比賽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裝備部分,輪籃所用的是特製輪椅,座椅高度、踏板高度都有限制;再說到隊伍平衡,輪籃的選手會依照個人受傷的程度分級、再給予點數,因為受傷程度不同,能用上的肌肉、部位不同,對抗性、技術上也會受到影響,而每隊上場的選手總計不得超過12點。

羅興樑剛接任教練時,下足了功夫了解輪籃,然而要如何取信於專業輪籃球員又是另一門學問。羅教練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和球員做溝通,以教學相長的心面對每一次討論,在實戰中用一波又一波的攻守輪替累積信任,絕不一味的要求、指責,「帶兵要帶心」!一帶就帶了十幾年,他帶給輪籃選手很多觀念、也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發,現在他也希望培育新的教練,能將這份感動傳承下去。


羅興樑暢談輪籃生態。圖片來源:截自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5VkdC-ETQ8)


被體制遺忘的國手

「他們真的很辛苦!」即便選上國家代表隊,也不見得有保障。每名選手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在下班時間抽空練球,練球又無固定室內場地,且代表國家出國比賽往往一去就是半個月,球員只能用自己的特休請假,努力擠出時間,更曾有一年,選手歸國後,就被公司資遣,但是他們也無能為力,因為這一切都不在體制保障內,然而這種種困境都沒有將輪籃球員擊垮,他們持續為自己的夢想堅持著。對羅興樑教練來說,他們的精神、意志力真的不同一般,即使他們的輪椅在場上倒了,也要靠自己的力量坐起來,對於籃球,他們下了更多苦工、更難打,卻不一定有回報、不受關注,「希望大家能多關注身障運動,不只是籃球」!


羅興樑樂於教導後進。


球員就是品牌,學會行銷自己

無論是輪籃球員或是一般籃球球員,羅興樑都認為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隨時準備好自己。經歷過中華職業籃球聯盟(CBA)時代,再到爾後的SBL男子超級籃球聯賽,羅興樑認為現今競爭力不如從前,大多球員從高中訓練基礎就不夠穩固,但他還是希望能秉持專業領域該有的態度,多幫助年輕球員,其中目前效力於SBL臺灣銀行隊的李維哲就令他印象深刻,當時李維哲曾因上場時間不多而感到沮喪,而羅興樑教練就鼓勵他:「要問自己準備好了沒?問自己缺了什麼?」在不斷的自我檢視中進步、再逼自己補強不足,如今李維哲在場上找到自己的定位,羅教練也很替他開心。

羅興樑曾提攜過臺銀李維哲,看到他現在的發光發熱也深表開心!


神奇老爸:「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從神奇小子到神奇老爸,羅興樑見證了臺灣籃球的更迭、增添籃球界的起起伏伏,對他來說,籃球是一個「夥伴」,帶領他經歷很多、也認識很多人,「做的夠多了」,如今的他,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夢想,他只想告訴還在籃球路上努力朝目標邁進的晚輩們:「隨時做好準備,不要怕吃苦,不管如何絕對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羅興樑認為後輩不要輕言喊放棄,才有機會在籃球這條路闖出一番作為。


延伸閱讀

[SBL新兵日記] 鄭騏寬人生不設限 走自己的路

[SBL新兵日記] 蕭順議-挫折不挫敗,做一個「持續進步的球員」

[SBL新兵日記] 呂冠霆:「人生就像彈簧,陷得越深,彈得越高」

[焦點人物] 努力型的天才- 拼命三郎張智峰

[焦點人物] 褪下球衣掌兵符 「小乖」孫韻筌寫出南湖女籃最佳成績

[焦點人物] 卸下球衣的昔日國手黃寶賜,不一樣的籃球路

[SBL新兵日記] 邱金龍─賽德克男孩 對籃球路的堅持

無畏環境艱難 永靖國中出甲組球員

[焦點人物] 揮別學生球員身分,劉希曄的下一步

[焦點人物] 重塑屏中籃球魂 「大蛇」鍾積慶從球員到教練的生涯歷程

[SBL新兵日記] 吳家駿─璞園新戰力!瓊斯盃洗禮過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關於作者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