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urry是靠爸族?Dell Curry的教育哲學

真文化
發表於 2019/04/17 18:00
5,828次點閱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圖/路透


對6歲孩子的堅持


  一九九四年,柯瑞六歲,他的爸爸戴爾.柯瑞(Wardell Stephen “Dell”Curry I)三十歲,正在夏洛特黃蜂隊準備展開第九個NBA球季。身穿三十號球衣的老柯瑞才剛全勤出賽八十二場比賽,並創下個人生涯三分球新高紀錄,他出手三百七十八球,單季三分球命中率是四成○二。


  當時的老柯瑞並沒有想到,自己的大兒子也會穿上三十號球衣,在二十二年後成為聯盟MVP,並且單季命中四○二顆三分球。


  這只是一個數字的巧合,但柯瑞會走上籃球這條路絕不是偶然,也和父親脫不了關係。從小耳濡目染,進出NBA球場看爸爸打球,柯瑞自然對籃球有嚮往,而他三分出手的手感和天份,也有著老柯瑞的籃球基因。然而,老柯瑞卻和其他的NBA老爸不同,在兒子沒有決定之前,他完全不去插手,放任他自由發展。

  也許,這也是柯瑞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是爸爸,你該知道怎麼不去教六歲的柯瑞打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柯瑞的名字其實不只是史蒂芬,他出生時的全名是沃戴爾.史蒂芬.柯瑞二世(Wardell Stephen Curry II),也就是完全以他爸爸的名字取名。以父之名,就此注定了他未來的命運將承繼爸爸在NBA成就。


  柯瑞出生在艾克隆,這裡不僅曾是美國的輪胎工業首都,也是柯瑞後來在NBA最大的對頭詹姆斯出生的地方。一九八八年,老柯瑞生涯十六年只效力克里夫蘭騎士這一季,正好就是柯瑞出生的那一年。也因為爸爸的關係,讓柯瑞和詹姆斯從小就有不解的淵源。


  乍看之下,老柯瑞似乎對於小柯瑞的NBA生涯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但難得的是,他並沒有一開始就要求兒子一定要打籃球。一般人當爸爸之後,可能都會想著讓兒子克紹箕裘,希望他能為自己完成未竟的夢想;又或者是望子成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從小就開始用心培養。和一般的爸爸不同,老柯瑞雖然很早就看到了兒子的籃球天份,卻是先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


  從小老柯瑞就讓兒子接觸各種運動,之後才讓他自由地去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籃球。而看到兒子用奇怪的方式出手時,他也沒有立刻干涉。老柯瑞一直等到柯瑞打完高中校隊的第一個球季,在他自己決定要成為一名職業籃球員之後,才出手教導他調整投籃的姿勢,開始全力支持他走籃球這條路。


  等待,讓孩子自己找到心中的最愛。父親的堅持,確實用心。


柯瑞是否靠爸?

  這個提問有點棘手。畢竟台灣從星二代藝人開始竄紅,再加上某些具爭議性的言行引發議論及報導之後,帶有貶意的「靠爸」,就被媒體及一般大眾拿來做為審視一個人為何能成功的一種批判性用語。柯瑞若是沒有爸爸的基因、名氣和教導,他是否還能在NBA闖下名號,確實難說。


  某些職業因為具有強烈的排他性,需要特殊人脈才能拓展其工作上所需的資源,而當第二代取得的成就和自身實力的相連度較低時,就非常容易引起外界的批評。這一點在社會的貧富差距被拉大、對立情緒被激化之後,「靠爸族」已成為帶有不平之鳴的代名詞,也形成了一種負面的標籤。


  「靠爸」的現象在NBA也很常見,像是紐約尼克的小哈達威,或是洛杉磯湖人的小南斯,他們在選秀時都因為父親響噹噹的名頭而聲勢驚人。而二○一七年爆紅的話題球爸老鮑爾,雖然他從沒打過NBA,但靠著放話及媒體造勢,硬是將他的大兒子鮑爾推上了當年選秀榜眼的位置。


  但光是靠爸,最多只能拿到打NBA的入場券,真正要擺脫靠爸的形象,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來證明自己。就以入選名人堂的NBA球星來看,這些爸爸們大多沒有卓越出色的下一代,兒子打籃球的人已是少數,能打進聯盟更是稀少,接下來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球星,成功的例子真的是鳳毛麟角。


  在聯盟裡打球的年輕球員,若是有個明星老爸,其實壓力遠大過助力。爸爸的成就愈大,兒子的壓力也就愈大,因為他們是備受期待的巨星接班人。NBA歷代的超級巨星老爸多半會感歎後繼無人,強如飛人喬丹,兩個兒子卻連NBA也打不進去。


  不可諱言地,柯瑞確實有靠爸爸的影響力而獲得一些好處。比如說,靠著可愛的外表,柯瑞從小就多次在廣告中出鏡,和老爸一起上電視演出。長相來自遺傳,這能否算是「靠爸」的一種呢?


  而在柯瑞打出耀眼的高中球季之後,受限於他不夠出色的身材條件,NCAA各家的一級強隊依舊沒將他放在心上。根據當時戴維森學院助理教練福克斯的說法,他們召募新生球員的遴選條件之一,就是看他的父母有沒有打球。從這一點看來,柯瑞也是靠著老爸曾經打過NBA,而讓當時的戴維森學院願意賭一把,提供給他全額的籃球獎學金,這也成了影響他籃球生涯的關鍵之一。


  至於在球技養成的過程中,柯瑞也確實有靠爸爸的鼓勵和指導,才能克服身材的劣勢,一路往上發展。老柯瑞曾在一九九八到九九年賽季創下聯盟當季最高的三分球命中率(四成七六),他注意到了高一的柯瑞在投籃出力的方式和出手點的位置有問題,使得他在出手時常被對手封蓋掉。所以他要求柯瑞修正動作,拉高出手位置,更加快了出手的速度。柯瑞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不斷地練習,強化自己的三分投射能力,才打出驚人的高中球季。而後來受到傷勢困擾時,也是爸爸引導他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黑暗期,完成艱難的復健。


  除了正確的籃球觀念之外,老柯瑞也給了柯瑞良好的訓練環境及條件。第一章提到過柯瑞代言的「從頭教起」訓練中心,它是美國一家私人體能教練平台,而柯瑞與這個品牌的關係並不只是代言而已,他本身也是股東之一。他曾說自己之所以會投入這個品牌,正是因為他本身的成功正是得益於私人教練的幫助。


  一般人可能認為他的私人教練就是他父親老柯瑞,事實不然,因為有老柯瑞的支持,讓柯瑞從中學時代開始,就有專人協助他進行訓練,在技術層面上為柯瑞量身打造訓練菜單,然後一一盯著他完成。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辦法克服先天上的諸多不足,打到今天的地位。


  由此看來,「靠爸」其實可以轉換成其他較正面的用語,像是家學淵源或是耳濡目染。細細體察之後更會發現,老柯瑞的用心和柯瑞的努力,才是其成功的關鍵。爸爸帶來的影響固然存在,但系出同門,柯瑞的弟弟賽斯.柯瑞就沒有像他哥哥一樣出色。雖然一樣打進聯盟,但賽斯生涯大半仍是載浮載沉,輾轉各隊,就連上場時間都不穩定,由此也看得出柯瑞的獨特之處。


  老柯瑞確實展現出了一個理想父親應該有的態度,他適時放手,讓孩子自由發展,在孩子找到目標之後才全力支持。至於孩子是否能出類拔萃,就讓孩子們自己去努力了。

  「靠爸」也許曾經是柯瑞難以避免的標籤,但單只靠爸爸的影響力,是絕對不可能站上聯盟的頂端。從柯瑞父子的例子來看,柯瑞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今眾人提到柯瑞時,已不再只想到他是老柯瑞的兒子了。


  柯瑞就是柯瑞,而他的爸爸曾經打過NBA,如此而已。


摘自真文化出版《柯瑞平凡中的不一樣》:購買連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關於作者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