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走出台灣挑戰最強 胡瓏貿要打響「胡」式球風

Maruko
發表於 2017/06/26 09:00
16,519次點閱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圖片來源:籃球筆記


沒有優異身材,全靠後天努力

「沒有好的天賦、資質,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增進自己。」胡瓏貿身高 195 公分、臂展 193 公分,在所有籃球員當中他的身材並沒有特別突出,靠著後天的努力打出自己的一番成績。昔日幫助松山高中完成三連霸 (97-99學年度),也曾是年度MVP (99學年度),而至今松山高中仍是 HBL 第一支完成三連霸的球隊。


選擇赴美挑戰,一年時間惡補英文

放下在台灣的成績,胡瓏貿選擇赴美打球完成學業,只因為想看看在外面不同的世界、挑戰不同的籃球路。高一時就認識黃教練的好朋友也是夏威夷來的教練,進而促使他到檀香山夏米納大學就讀。出國前花了一年的時間補習英文,完成兩次的托福考試、SAT 英文檢定。


圖片來源:胡瓏貿


顛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印象

除了父母的叮嚀之外,也為了推翻大家對運動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胡瓏貿大學時期主修工商管理、副修會計,本來邏輯性就比較強的他,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反而是在剛出國時,語言造成他最大的困難,他坦承在國外所用的英文與在學校所學的都不同,只好讓他重頭來過。


除了籃球,其他運動也行!

在檀香山夏米納大學就讀時,胡瓏貿靠著獎學金的資助,三餐幾乎都在學校餐廳解決,偶爾也會自己動手做做簡單的料理。「最拿手的料理就是什錦!」胡瓏貿笑說,因為把各種食物丟進鍋內就能夠完成。除了打籃球以外,在學校偶爾也會打打排球、棒球,就連撞球也難不倒他!甚至連兩年拿下撞球的校際盃冠軍。


圖片來源:胡瓏貿


美國與台灣的差異性

「其實我覺得沒有球風的問題,而是教練瞭不瞭解球員,依球員特質找出最適合球隊的方程式。」從台灣 HBL 到美國 NCAA,接連體驗到亞洲及美式不一樣的風格。胡瓏貿說,美國的運動員身體素質強大、對抗性也高,所以多半都會做 1 對 1 的單打;相反的台灣球員較為矮小,所以最常見也最適合台灣的就是系統戰。不過並沒有拘泥,好比說今年 NBA 冠軍勇士也是以五小陣容出名。


CBA是胡瓏貿挑戰過最具高強度的比賽

在 CBA 打球已有一年的時間,連兩年都入選中華隊為國家隊效力。體驗過不同的體系、環境,胡瓏貿認為 CBA 是他挑戰過水準最高的聯盟比賽,在 NCAA 或是國家隊的比賽中,雖然各個都是精英,但也會遇到實力有落差的球隊。他覺得在 CBA 的球員都有定的水準,對他來說 CBA 是對抗性較強、最具有挑戰性的比賽。


圖片來源:籃球筆記


新環境、新起點,學會放下

「學會放下」從 HBL 到 NCAA,再從國家隊到 CBA,到了每一個新環境,胡瓏貿調整自己的方式就是要自己記住「放下」,讓自己在每一個階段開始時必須記住自己是菜鳥,重新學過。把自己認為對的事留下,把錯誤的反省過後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就是他適應每個不同環境的方式。


只有努力訓練自己,不曾有過休息的念頭  

「我還很年輕,現在是我應該好好努力的時候。」胡瓏貿說,當 CBA 賽季結束時,回台灣就是參加國家隊練習。雖然有六年沒有自己的時間,仍令他甘之如飴。回來台灣扣除訓練時間的休閒娛樂是看看電影,或是上陽明山看夜景放鬆心情,還會去泡泡溫泉讓肌肉放鬆。「身體就是運動員的資產。」胡瓏貿說,他也自己請體能訓練師訓練自己,讓自己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


圖片來源:籃球筆記

 場上兇悍,場下和藹

CBA 高強度的對抗、碰撞,在胡瓏貿身上也發生過「剪刀腳」事件,胡瓏貿只笑說「我打球也相當黏人!」他覺得沒必要為此動怒,事後對手也受到應有的懲處。上了球場就是認真、專注,因此常被認為私下的個性跟球場上一樣兇悍難以親近。不過他覺得這是在球場上保護自己的方式,讓自己在比賽中能夠跟對手抗衡不被侵犯,並讓對手知道自己並不是省油的燈。


從防守做起,贏得教練的信任

在初來乍到的新環境,胡瓏貿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找到定位,從苦工開始做起,以防守建立自己的信心。他是台灣第一個以選秀方式進入 CBA 的球員,比起其他新秀,胡瓏貿上場時間比較長,且適應的狀況也相當不錯。CBA 每隊都有 2 個洋將,部分球隊都以洋將作為進攻來源,胡瓏貿坦承得分是一個球員的成就感,但團隊運動中,懂得分享球也是重要的一環。


圖片來源:陳育璿

從學習轉變成要自己在國家隊打出好的成績

連續兩年都入選中華隊,能夠與國家最優秀的球員共同培訓,對胡瓏貿來說是一大的肯定。從學習的心態到現在他給自己壓力,期許自己能夠在球隊上給予幫助並打出好的成績。剛結束的經典傳承賽,胡瓏貿說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再加強與努力,但是對於大家的期望他必定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對學弟的建議:敞開心胸,接納新事物

「Open Mind!」對於即將赴美的學弟高國豪,胡瓏貿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予的建議就是要敞開心胸,接受新的知識、挑戰。胡瓏貿說,這是他在美國四年累積下來的經驗跟收穫。將過去的經驗融合新知識後變成自己的一套,這對高國豪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雖然畢業多年,胡瓏貿仍會每年定時回去松山,與學弟分享經驗、做交流,他認為這是他回饋給教練、學校最好的方式。


圖片來源:陳育璿


延伸閱讀:

【焦點人物】闖蕩聯盟的山城單打王-張博勝

【焦點人物】鐵衛登場 最佳防守球員的意志-陳志忠

【焦點人物】最美女教頭 不只教球技更教育品行-孫韻筌

【焦點人物】實踐完美的籃球生涯:張容軒的「滿冠王」之路

【焦點人物】籃球路漫漫,「一分差」的人生比賽-林裕書

【焦點人物】漂泊的盡頭 大安國中的教頭卡特-朱永弘

【焦點人物】中距離投籃教科書的籃球路-許智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關於作者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