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度分析】台灣職籃,穿越20年

裘爺-李亦伸
發表於 2020/10/18 15:00
32,073次點閱
0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圖/新竹攻城獅提供


文/李亦伸


2001年台灣籃球經歷史上最大換血、變革,當年年僅30-32歲中華男籃核心班底包括鄭志龍、黃春雄、羅興樑等「黃金世代」無預警被迫從國家隊除役,換上的是年約18-22歲黃金世代陳信安、林志傑、田壘、曾文鼎、吳岱豪「新黃金世代」。


當年究竟是前中華男籃總教練錢一飛主導史上最大換血,還是中華籃協理事長王人達做出決定,已不可考。


不管做什麼決定,他們都是為了突破現況,為台灣籃球盡心盡力。特別是1999年3月中華職籃CBA因為經營不善和國際金融風暴侵襲倒台,六支CBA職籃球團有四隊應聲倒地。


台灣籃球內外交迫,國際經濟頓挫,台灣籃球產業蕭條,球團企業難以為繼,中華職籃CBA精英國手從年薪300萬-500萬到頓失舞台和未來,不容樂觀。


大換血主因是:當年中華男籃在亞籃競爭力已經遇上嚴重瓶頸,保持亞籃四強難上加難,因為中東、中亞勢力正在興起,「黃金世代」主力都年逾30,其中鄭志龍、周俊三、李雲光、朱志清都近33歲,最年輕的黃春雄、羅興樑、李雲翔也有30。


當年中華男籃不要說打進亞籃前三奪牌,在中華職籃CBA垮台後兩、三年,中華男籃想要打進亞籃六強都很吃力。當時日本籃球、南韓職籃、大陸職籃和中東籃球勢力快速崛起,卡達、黎巴嫩、伊朗、約旦、哈薩克都是新勢力,加上原本亞籃一線強權大陸、南韓、日本、菲律賓,台灣籃球想要打進亞籃八強非常吃力。


2001年亞洲籃賽中華男籃換血第一年掉到第七,2003年亞洲籃賽中華男籃跌出八強,掉到第11名。2002年亞運第七,2006年亞運第八,2010、2014兩屆亞運連八強都沾不上邊。


換血沒有對錯,亞洲籃球和國際籃球視野、文化、生態,從2000年開始就有截然不同改變,競爭力+歸化球員跟以往大不同,台灣籃球不進則退,全世界籃球主流都在走上職業化、產業化,提升競爭力,只有台灣籃球一路衰退往業餘走。

圖/中華籃協提供

SBL超籃曾經輝煌走過17年,但過去10年SBL不管是產業升級、國家隊競爭力、台灣籃球總體經營都每況愈下,品牌、市場、人氣、營收都跌到谷底,甚至飽受酸諷。


以電視轉播以為,10年前SBL超籃最火年代,ESPN和緯來兩家電視台聯合轉播,一季權利金最多逾4000萬,但上季SBL電視轉播已經變成「買家」市場,電視台要不要花錢買單、轉播,SBL已經失去叫價和開價空間。


P.League+台灣職籃新聯盟 2020年5月成立,為台灣籃球帶來嶄新契機,2020年10月17日P.League+新軍新竹攻城獅在新竹主場舉辦季前熱身賽,第一場就吸引8086人進場觀戰,為台灣籃球,台灣職籃帶來新氣象和新希望。


台灣職籃穿越20年,中華男籃換血近20年,走過低迷、熱鬧、徬徨、再向下沈淪,2020年終於有了不同氣象和格局。P.League+台灣職籃催生,帶來改變力量,球迷有新的期許和期待,球員、教練擁有新的舞台和競爭,也為台灣籃球產業帶來最大激勵。


面對P.League+強大競爭壓力,職業籃球行銷操作和主場形勢,SBL仍沿用傳統賽事玩法,經營理念非常業餘、沒有投資、沒有改變,SBL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市場壓縮,幾乎難以避免。


看見P.League+創造台灣職籃新形勢和人氣、話題,帶來更多夢幻期許,感動的人非常多。


看見SBL還在因循舊制,上班打卡,五支球隊每年總投資近兩億,遺憾、困惑的人也不少。


台灣職籃穿越20年,或許一波大換血、適者生存和不適者淘汰革命即將到來。


希望所有籃球企業和投資者都能好運,台灣籃球可以真正撥雲見日,重現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