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一種?從數據圖表看現今NBA控衛

HALFTIME 半場報導
發表於 2014/12/18 00:00
46,778次點閱
0 人收藏
收藏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 >

 

 

投籃優先、球場上教練、比賽組織者等等這些普遍的稱號存在於NBA各類型控球後衛,對於許多分析者想要鑑別分類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只要有關看籃球的習慣便可略分一二,但這些標籤、稱號事實上沒有更明確的界定,在沒有確切的定義前,被錯誤指引對於球員是不公平的。

 

在講求團隊的NBA賽場上,我們知道一隊的陣容講求的並非12人大家總合的天分最高,而是每一位球員是否能夠與隊上的系統相稱(fit),也因此為何有些球員在扮演某些角色顯得相當掙扎,轉換後能夠打出應有水準甚至爆發。我們利用了SportVU追蹤了去年賽季(2013~2014)至少出賽十場的球員當中,利用數據圖表來衡量過去分類球員的「風格」。

 

本文整理編譯自:< Putting Point Guards In A box >

 

特點#1 - 傳球優先 vs. 投籃優先

這項統計如果利用一名控球後衛投籃與傳球的次數進行計算,可能會有較大的誤差,因為就傳球的次數的看,有可能只是要進行一個球的流動,因此應該計算具有「生產力」的傳球次數,亦即在某次的傳球中,是可以替隊友創造得分機會的。

 

Ricky Rubio、Rajon Rondo、Chris Paul在聯盟當中是長期大家眾所皆知的純控衛,而上方圖表也的確較為精準的呈現,但在整個聯盟當中的平均值 1.08代表著目前NBA的控球後衛以純控衛角色較少,也很明顯表達出具有攻擊能力的控球後衛是目前NBA的潮流,控球後衛被要求的責任也相對越來越多。

 

註:Jordan Crawford僅計算他在波士頓塞爾蒂克出賽的39場比賽,若以整季來看2.78將再上修。

 

特點#2  - 切入型 vs. 探測型

所謂的探測(probing)為相對於切入的名詞,這類的球員有時利用難以捉摸的腳步移動,或者變速並在中距離創造得分機會,例如Andre Miller、Chris Paul;而切入型的球員即是盡可能地往籃框攻擊,Derrick Rose、Jeremy Lin都是屬於這類型的球員。切入型具有高報酬,同時也帶來高風險:高報酬即上籃製造犯規以及更容易替外圍射手尋找機會,相對的高失誤率就是從此而來。

 

 

 

Chris Paul利用自身的運球技巧或擋拆經常於16呎附近中距離出手,下方附上影片支援,其實只要搜尋Chris Paul highlight都差不多,再對照上方圖表是相符合的;而林書豪除了運用自己切入習性外,這個圖表更可以顯示出火箭隊「MoreyBall」的進攻哲學 - 三分球才是最有效率的攻擊手段。

 

 

但要如何將圖表量化呢?扣除掉快攻的部分,計算球員握有球權時,從20呎運球進入到10呎內,雖然並非完美,但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再從特點#1中結合,我們可以得到下圖的簡單分類:

 

再將聯盟各控球後衛放上這個象限當中:

 

現在對於各類型控球後衛也許有些想法,我們可以繼續加入更多細節、元素讓剛剛大致的輪廓更為明顯。

 

特點#3 - 掌控球權 vs. 無球打法

球場上會有像Rajon Rondo那樣負責掌控大部分球權組織球隊,有時則會如同Mario Chalmers或George Hill做類似定點射手的角色,而球權則交給隊上善於單打的球員或是主將,測量這個方法就較為簡單,只要計算當一名球員在場上時獲得多少的控球權。而很明顯的,去年火箭隊,不論是林書豪、Beverley甚至是Isaiah Canaan獲得的球權幾乎是一樣的,相同比例的還有Patty Mills,也印證在特點#1時,林書豪在三分外圍的出手是較為多但也是他較不擅長的攻擊手段。

 

特點#4 - 無球球員 vs. 非射手

前三者大多探討球員拿了多少球、又做了哪些,然而在現今NBA生態中,一名控球後衛如何在無球狀態仍然能夠影響比賽越來越重要,這個影響包括當無球時對手對你的防守(距離)程度,因此稱Floor-Spacer,但很遺憾的,我們並無法使用數據來進行測量,因此若要簡化,一名射手最能夠成為好的Floor-spacer,就像勇士浪花兄弟,相信沒有任何對手敢直接忽視,就算當時他們沒有球在手中。以每36分鐘三分球出手計算,第一名正是Stephen Curry,而且這還只是上季表現!

 

綜觀上述四點的完整數據再將圖像化,可以得到下圖 - 控球後衛性格圖表,圖中小菱形代表聯盟平均值:

 

 

以Jeff Teague為例,Teague並非一個絕佳的無球球員,但絕對是一名極具侵略性的切入型控球後衛。

 

 

接下來我們來看各種型態的控球後衛原型!

 

球隊組織者 - 此類的球員大多只要負責組織比賽,並偶爾地擔任三分射手,通常不需要太多扛起太多勝負責任,Jose Calderon為其典型球員,也是歐洲大多控球後衛的型態,由於Calderon在三分外線的優異表現使他減少本身失誤率。

 

 

矮小型控衛 - 此類球員共通點的持球時間都是偏少的,而是否為外線射手或者擅於切入則一球員自身專長,在這裡以Patrick Mills與Aaron Brooks(火箭、金塊時期皆納入)為例。

 

 

 

得分型控衛 - 得分型與上述較為矮小型控衛最大的差別即在於是否擁有球權,Isaiah Thomas在國王時擁有的球權時間便是全聯盟前三。

 

 

切入得分 - 此範圍的控球後衛反而與得分型、矮小型相反,避開三分線的出手,採取更接近籃框的切入,Reggie Jackson、Jeremy Lin都是典型的切入型球員。

 

 

切入破壞 - 有些球員你已經知道他就是即將切入破壞後替隊友創造得分機會,但能夠有如此視野以及能力還是需要相當大的天賦,大家都知道不喜歡得分的就是Ricky Rubio、Rajon Rondo!

 

 

進行各式貿易的水手 - 有些球員我們實在很難去將他分類,由於他可能是全面的,這裡要講的並不是全部都只會一點點的全面,Mike Conley就是最典型此類型的球員,當球隊需要得分時,他會持球跳出來,平時他還是能夠切入破壞,同時三分轟炸,因此也曾有許多NBA球評認為他過於被低估。其圖表看似平凡,但卻是最能適應任何球隊的好球員!

 

 

當然這只是一些典型例子,例如Kyrie Irving、Stephen Curry都屬於Shoot 1st的球員,但Irving要在高一些。

 

結論與應用

這些圖表除了在顯示球員打球性格外,也能夠提供球隊做為賽季是否能與系統相稱(fit)!以今年暑假國王隊放走Isaiah Thomas補進Darren Collison,對於國王隊真的只有弱化嗎?Collison在圖表上雖不及Thomas,但去年待的快艇隊可是擁有天分一流的Chris Paul,隊上還有Blake Griffin,因此看似國王隊在交易上是輸掉了,仍舊要待開季證明!(原著於開季前發表,截至12/12號國王隊戰績為11勝12敗,Collison繳出16分6助攻成績單)

 

 

 

 

延伸閱讀

場上指揮塔!控球後衛該怎麼掌握場上的空間?

控球後衛該學會的策應技巧與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追蹤籃球筆記IG 看更多即時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