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人的健康情況,最大的問題就是“脾虛”。
毫不誇張地說,十個人去看中醫,九個都會拿到“脾虛”的診斷。
而脾又為人的“後天之本”,一旦出現“脾虛”,人體的多個系統都會出現故障,在夏季還常會導致濕氣過重等問題。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脾虛
1 思慮過重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人體的一切思維活動均需要由心來掌控。
在五行中,火生土,火對應的是心,土對應的是脾。
思慮過重的人,心被消耗太過,自然無力生土,脾氣隨之虛弱。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文人、現在的很多知識分子都給人“手無縛雞之力”的脾虛印象,他們的脾虛就是因為用腦過度、心思太重導致的。
2 太過安逸
中國人肌肉力量較弱是與生俱來的,而脾主四肢和肌肉。
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每日活動,肌肉過勞和過逸都會影響脾。
過去,中國人靠勞作為生,過勞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氣;現代人則普遍缺少運動,又從過勞變成過逸,用進廢退,這也會削弱脾氣,造成脾虛。
3 放肆飲食
媚藥 春藥 春藥專家 girl春藥 春藥效果 春藥副作用 春藥用法 迷藥 春藥製作配方 女性春藥 女生春藥 春藥按摩 春藥神仙水 男性春藥 日本春藥 春藥購買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耕社會中人們“靠天吃飯”,飢飽失常的情況十分普遍。
現代人則經歷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足”的巨變,飲食過飽或經常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都會傷及脾胃。
脾虛,這裡會有變化
很多人習慣通過自身症狀和舌脈表現來判斷自己是否脾虛。
而對於沒有受過醫學專業訓練的人來說,通過上述方法往往很難得到一個準確答案。
因此,今天教大家一個更為簡便的方法——看足三里!
足三里是我們常用的一個健脾要穴,它就位於我們雙腿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寬度,脛骨外一橫指的地方。
在這裡摸到有凹陷,就可能預示脾虛。
如果還伴有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腹瀉便秘等症狀,那您的脾虛就“八九不離十”了。
其實,這個判斷脾虛的方法在《黃帝內經·靈柩·經脈》中早有記載——“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
意思就是說:身體上的許多實證和虛證,都會在穴位上出現凹或凸的變化。
所以,您可放心大膽地嘗試。
脾虛怎麼辦?
眾所周知,調理脾胃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飲食,關於這點,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不再贅述。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養脾胃的小動作——
中醫認為,調養脾胃的關鍵,是要順應各臟器氣機的變化規律。
通過脾胃升降有序的運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夠的滋養。
八段錦中記載的單舉手臂這個動作,正是利用這一機理,對於調節脾胃很有用處。
做法:
1.站好,兩腿膝蓋稍微彎曲,兩隻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邊下按。
3.兩掌一上一下撐開,同時兩腿站直,把整個身體拉伸開。
4.一次維持2秒即可,兩手回到原來的狀態,合於小腹前,全身放鬆。
5. 一套完成後,換為右手來一遍,重複30次。
注意事項:手臂上舉時要緩緩吸氣,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時要慢慢呼氣,小腹微松。